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服务首府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是保障城市轨道正常运转和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必须以安全和公共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这是4月1日,来自北京、上海城市轨道权威以及区内标准精英专家聚集在美丽邕城,审定通过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评价规范》2项地方标准,为广西首条地铁1号线在今年六月开始试运营做足准备时反复强调的要求。
该两项地方标准研制过程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行车指挥、列车服务、车站服务、服务安全、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服务设施、运营时间规定、员工规范、乘客投诉与处理、乘客权益保护、广告管理、运营服务指标、安全管理、应急指挥管理等完整性和操作性逐项梳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评价规范》则主要研究运营安全、服务、满意度三方面的指标,包括技术、人员、设备、安全保障、应急指挥、服务满意度、信息化建设、运营监控、客流信息统计上报等内容科学分析和研判。在当天审定会上,起草单位综合运用调查、分析、论证等方法与国内外标准对比、标准关键指标设定、征求各方意见等向专家组详细汇报标准编写情况。专家组逐条审议与质询后,认为这2项标准起点高、范围广和亮点多,弥补了法律层面难以解决的实际操作问题,专家组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技术以及精确、精炼标准语言提出了建议,要求将标准修改后尽快报自治区质监局,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予以发布和实施。
据悉,广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厅局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发挥“标准化+”效应,将标准化有效融入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特别在标准培训和实战演练,培养一批标准体系内审员和督察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乘客满意度调查,引入行风监督员等监测服务质量,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通讯员/黎毅 编辑/张明华 审核/黄品光)